近日,藥明生物宣布與輝瑞中國達成協議,收購輝瑞中國位于杭州的生物藥生產基地。根據雙方簽署的協議,輝瑞杭州工廠和基地內的輝瑞員工將被藥明生物一并接收。目前輝瑞及藥明生物均未透露交易金額,也未透露交易完成后將生產的藥品,但交易預計將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
據了解,這個位于杭州的生物藥生產基地于2016年由輝瑞投資3.5億美元建立,面積達五萬平方米,于2018年投入GMP生產,包括一條原液生產線和兩條制劑生產線。另外,據相關人士透露,此次出售的生物藥生產基地原計劃在中國生產三種生物類似藥:羅氏貝伐珠單抗(Avastin,安維汀)和曲妥珠單抗(Herceptin,赫賽汀)以及艾伯維阿達木單抗(Humira,修美樂)的生物類似藥。但值得注意的是,該基地一直處于實驗階段,并沒有正式投產。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這可能與國內生物類似藥賽道競爭激烈有關。據資料顯示,近年來,生物醫藥領域正逐步成為全球醫藥產業發展的重點。在國內2019年,在研生物類似藥研發管線就已近400條,居世界前列。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2月,復宏漢霖搶奪先機,旗下利妥昔單抗注射液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成為國內頭個獲批上市生物類似藥。而在之后的三月,輝瑞頭一款生物類似藥TRAZIMERA™(trastuzumab-qyyp,曲妥珠單抗)才獲得FDA批準上市。而這也就恰恰造成了輝瑞在中國生物類似藥這條黃金賽道上落后一步的現狀。
據數據顯示,2019年2月,復宏漢霖的利妥昔單抗(漢利康)獲批上市后,在2019年銷售額就達到7900萬元,2020年上半年銷售額實現9580萬元。除了復宏漢霖外,同年百奧泰和海正藥業的阿達木單抗、齊魯制藥的貝伐珠單抗也相繼獲批上市。截至2020年10月29日,共有8款生物類似藥獲批上市。
隨著一批重磅產品的相繼上市,業內預測,我國生物類似藥市場未來可期。實際上,基于全球生物類似藥市場的向好發展,業內普遍認為,在中國逐漸建立生物類似藥監管審批路徑、醫保資金成本控制加強、中國企業制造能力提升以及大量知名生物制劑的專利即將到期等因素影響下,中國生物類似藥市場規模將于2030年達到589億元,2018年-2030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預計為35.1%。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龐大的市場規模也將帶來企業間的激烈競爭。業內根據目前中國生物類似藥的平均開發和上市審評時間預測,未來3年過將會有近30款國產生物類似藥獲批上市。在此背景下,熱門品種的生物類似藥市場競爭將異常激烈,未來或只有擁有更強療效和更多適應癥的藥品才能夠脫穎而出。